州政協(xié)委員羅紹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。 本報記者 姜來 攝
“福泉市中小學管理體制一系列的改革創(chuàng)新,極大調動了校長辦學的激情,增強了教師危機意識、進取競爭意識,實現了教育質量提升提質。”2月4日,州政協(xié)委員、福泉中學校長羅紹良表示,2015年8月他作為全省第一位去行政化的校長“走馬上任”,親歷了福泉市創(chuàng)新推出的“四破四立”中小學管理體制改革,有欣喜也有思考。
據了解,2015年福泉市啟動中小學管理體制改革,“全員聘任”“縣聘校管”“教師退出”等新詞出現,不斷探索放開學校編制管理。
“從個人而言,通過改革,校長的人權、事權、財權得到根本改變。但農村教師隊伍建設還不夠、教師缺乏歸屬感、沒有足夠的師資儲備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深化。”羅紹良的三年聘期將近,他表示,不管下一步何去何從,仍希望繼續(xù)發(fā)揮福泉市中小學管理體制改革的示范引領作用,使教育活力得到釋放,教育教學質量逐步提高。
羅紹良建議,在深化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中,進一步轉換觀念,盡快適應教育改革新常態(tài),特別是制定靈活開放的人才政策,引進優(yōu)秀教師,儲備足夠師資,優(yōu)化教師隊伍結構;希望制定更加靈活優(yōu)惠的政策,支持、吸引、鼓勵優(yōu)秀人才到偏遠貧困中小學任教,讓偏遠山區(qū)的孩子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。
時間是最好的作者。“要持續(xù)推進改革,享受改革紅利,必須有壯士斷腕決心和刮骨療傷勇氣,努力用行動來回應社會關切。”羅紹良如是說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